1.AGV(自动导引车)
定义:通过预设路径(如磁条、导轨、二维码或激光反射板)实现自动运输的无人驾驶车辆。
技术原理:
导航方式:依赖固定标记(磁条、二维码、激光反射板等),路径固定,调整需重新铺设设施。
典型技术:
电磁导航:埋设金属线传递导引频率,成本低但路径调整困难。
激光导航:利用反射板定位,精度高但成本昂贵。
视觉导航:通过摄像头识别地面标记,需定期校准。
2.AMR(自主移动机器人)
定义:通过SLAM技术(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)实现自主导航的智能机器人,无需固定路径。
技术原理:
导航方式:采用激光雷达、摄像头等传感器实时感知环境,动态规划路径。
核心算法:
SLAM技术:构建环境地图并实时定位,适应动态环境。
路径规划:A*算法、DWA算法等实现避障与最优路径选择。
多机协同:通过5G+云端调度系统协调任务,避免拥堵。
1.导航方式与灵活性
AGV:
导航方式:固定路径(磁条、二维码等)。
路径灵活性:固定路线,调整成本高。
避障能力:遇障碍停止,需人工干预。
AMR:
导航方式:自主SLAM建图,无需基础设施。
路径灵活性:动态避障,实时优化路径。
避障能力:主动绕障,支持复杂逻辑判断。
2.环境适应性
AGV:
适用场景:静态、结构化环境(如汽车工厂固定生产线)。
限制:高温、高湿或粉尘环境需特殊防护,路径调整困难。
AMR:
适用场景:动态复杂环境(如仓库频繁变动货架、医院人流密集区域)。
优势:部分型号具备防爆认证,可用于石油化工等高危场景。
3.部署成本与维护
AGV:
初期成本:低(无需复杂传感器)。
扩展成本:高(重新铺设路径费用高)。
维护难度:简单(集中磨损点)。
AMR:
初期成本:高(依赖激光雷达、AI算法)。
扩展成本:低(软件升级即可适应新场景)。
维护难度:复杂(需专业团队维护传感器与算法)。
4.智能化程度
AGV:
功能:执行单一重复任务,依赖中央控制系统调度。
案例:仅负责从A点到B点的固定搬运,如汽车零部件运输。
AMR:
功能:自主决策,支持多机协作与任务优先级动态调整。
案例:电商大促期间优先处理紧急订单,优化全局效率。
1.AGV典型场景
制造业:
汽车工厂:搬运底盘、车身框架等大件物料。
电子厂:固定路线运输精密元件。
电商与物流:
仓储中心:托盘运输、分拨枢纽固定路线分拣。
2.AMR典型场景
制造业:
电子厂:动态配送精密元件至生产线。
汽车厂:柔性装配线,适应产线频繁调整。
医疗与零售:
医院:药品/标本配送,避开人流密集区域。
商超:动态补货,适应货架频繁变动。
特殊场景:
石油化工:防爆环境下的原料运输。
农业:农产品采摘与运输,缓解劳动力短缺。
AGV优势:路径稳定、成本低、维护简单。
AGV劣势:路径调整困难、智能化程度低。
AMR优势:灵活性强、适应动态环境、长期扩展成本低。
AMR劣势:初期投入高、技术复杂、依赖传感器维护。
技术融合:
AGV与AMR协同:AGV负责主干道大批量运输,AMR处理末端灵活任务。
5G与AI集成:提升实时通信能力,实现更复杂的自主决策。
市场增长:
全球物流AGV/AMR市场预计到2031年达89.2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11.5%。
亚太地区(尤其是中国)将成为主要增长引擎,政策支持推动自动化升级。
应用拓展:
新兴领域:医疗、农业、餐饮等场景的应用将逐渐增多。
智能化升级:AMR将集成更多AI算法,实现自主学习与决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