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温湿度与通风控制
设备需置于-10°C至50°C的环境中,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场所(如锅炉旁)。
相对湿度需低于85%,避免凝露或潮湿环境(如浴室、泳池旁需额外防护)。
设备周围预留250px以上散热空间,禁止覆盖通风孔或密封安装。
2.防尘与防震措施
避免在粉尘浓度高的环境中使用,必要时加装防尘网或密封外壳。
车载应用需采用四孔位固定及防震主板设计,主板电路板需特殊防震处理;机械场景需固定螺丝并避免振动导致接口松动。
3.电磁干扰防护
设备需可靠接地,接地电阻≤4Ω,避免静电积累。
电源线与信号线分开布线,避免与高压设备(如电机)共线槽;使用屏蔽电缆,金属外壳需与接地系统连接。
1.固定方式与空间预留
嵌入式安装需按厂商提供的开孔尺寸嵌入控制柜,使用挂钩或导轨固定;开放式安装需确保结构稳固;机架式安装需按19英寸标准机柜开孔,适配服务器环境。
设备顶部及两侧预留≥10cm散热空间,连续开关间隔≥10秒。
2.防挤压与碰撞
禁止用力挤压液晶屏,运输时使用原厂包装或防震材料;避免尖锐物体接触屏幕,防止划伤或破裂。
3.特殊场景适配
车载应用需配置稳压模块(如24-110V转12V),主板采用航插接口(USB、COM、RJ45);医疗设备需符合IP65防护标准,外壳材质耐消毒剂腐蚀。
1.电源要求
使用稳定市电(220V±10%),禁止与大功率设备(如电梯)共用电源;车载或电压波动场景需加装UPS或稳压器。
电源线需包含接地线,插头为三相带地结构。
2.线缆管理
优先使用航插接口(如USB、COM、RJ45),确保连接牢固;电源线与信号线分槽布置,间距≥30cm,避免线缆过度弯曲或缠绕,预留20%以上冗余长度。
禁止踩踏线缆,禁止使用非指定电源适配器。
3.防静电与防液体
操作前触摸金属物或佩戴防静电手环,工作台铺防静电垫,避免穿化纤衣物;远离水杯、饮料,工作环境保持干燥。
1.初始设置
接通电源前确认主机、显示器、触摸屏连接牢固;先开外设(如显示器),再开主机,避免电流冲击。
2.系统兼容性
工业控制优先选择Windows7/10Pro或Linux(如Ubuntu);车载/医疗定制Android系统(如Android10)。使用官方驱动,禁止安装未认证软件。
3.数据安全与维护
定期备份系统及数据,启用自动还原功能;通过官方渠道升级BIOS及固件,避免中断更新;启用远程监控(如VNC),便于故障排查。
1.清洁规范
断电后使用柔软布料及无腐蚀性清洁剂清洁屏幕;用干燥软布擦拭外壳,禁止使用酒精或强溶剂。
2.专业维护
禁止自行拆解,联系厂商或授权服务中心;每季度检查接口松动、散热性能及固件版本。
3.雷雨天气措施
雷暴期间拔掉电源及网络线,启用UPS保护;长期停用时存放于干燥环境,定期通电除湿。
1.国际标准遵循
电气安全符合IEC60947、NEMA标准,通过CE、FCC认证;环境适应性满足IP65防护等级及GJB150A军用标准(可选)。
2.行业特殊要求
医疗设备符合IEC60601-1电磁兼容标准;交通系统通过EN50155铁路应用认证;食品行业外壳材质符合FDA食品接触安全标准。
未预留散热空间:设备过热宕机。解决方案:确保周围250px以上空间,加装散热风扇。
电源线与信号线混布:电磁干扰导致通信故障。解决方案:分槽布线,使用屏蔽电缆。
非指定电源适配器使用:电压不稳损坏主板。解决方案:必须使用原厂或认证适配器。
自行拆卸维修:高压触电或二次损坏。解决方案:联系专业人员,签署维修协议。
未做静电防护:主板元器件击穿。解决方案:操作前释放静电,使用防静电工作台。